為什麼值得造訪波羅的海三國的兩國呢?
1. 與一般傳統西歐以及南歐景點非常不同,此外交通食物便宜!
2.這三國曾經莫名奇妙被納粹和蘇聯佔領,現在和鄰居老大哥俄羅斯的關係很微妙,有許多我們可以學習借鏡的地方
3.想去俄羅斯但太難太遠,先來這裡一睹為快,東正教文化
一、交通
同樣搭乘廉價航空,請參考這裡。以下是我的飛行方式:
路線 |
費用 |
交通工具 |
備註 |
英國倫敦→拉托維亞里加 |
約930台幣 |
Ryanair航空 |
Ryanair基地在倫敦,飛的點最多。 |
里加→塔林(愛沙尼亞首都) |
來回22歐元 |
巴士 |
單趟4小時,巴士是個便宜的好方法。 |
拉托維亞里加→比利時布魯塞爾 |
約630台幣 |
Ryanair航空 |
經比較後,里加飛出去的機票最便宜,而我下一站要到比利時找朋友。 |
停留在愛沙尼亞以及拉脫維亞的總時間: 10/26-10/31,然後我沒去立陶宛 |
u 備註:
1. 到了當地,主要交通工具就只有公車,雖然不複雜,但是礙於語言隔閡,還是要再三確定你要去的地方。
車票我忘了多少,但是非常便宜!主要景點集中,因此步行也行。
2.塔林的公車轉運站到市中心步行約30-40分,我當時沒有坐公車。
3.. 里加機場到市區的公車有固定時間表,我出來的時候很險得趕上最後一班,搭NO.22 公車,車程約30分鐘,車次10至30分。
二、住宿
1. 里加: 我又再次當沙發客。三小國的人民非常友善,我一下子就找到地方落腳了。雖然在機場被刁難,因為我沒有抄地址,後來也順利到沙發客家十月的里加已經很冷了,大約五度左右,還好他準備給我的棉被很暖。我看得出來其實Matiss沒有很富有,但是他都會準備早餐以及晚餐給我,不會吝嗇與我分享。好窩心來著!
2. 塔林: 這裡沒有住沙發客,是住在我朋友家,到了之後才發現原來是高級住宅區阿。
跟她爸爸聊得也很開心,喔,要不喜歡愛沙尼亞也很難。
我睡的房間
三、食物
剛剛提到這裡物價不貴,因此常常上餐廳也不會心痛,但是我卻沒有這麼做,因為總是一個人逛,我討厭一個人走進餐廳,只到超市買麵包。後來還是有吃到一些特色料理。
1. 麵包類
² 黑麵包: 這是烤過的,不喜歡沒烤過的,有個味道我無法接受。
² 香蕉麵包: 里加買到的,換算成歐元,一歐有找!有真的香蕉在裡面。因為太好吃,連續吃了兩天。
² 蛋糕: 烤布蕾,菜單上唯一認得的,其他都是愛沙尼亞語
² 我忘了這是什麼… ><
2. 其他
² 湯品: 這裡的食物受到俄羅斯以及德國的影響,說不出的好味道!
² 家常菜: 朋友媽媽準備的晚餐,主食是馬鈴薯。
備註:里加舊城區有非常新穎的購物中心Galerija Centrs,裡面的超市麵包選擇非常多。
四、景點
1.拉托維亞 主要景點都在舊城區,這裡雖然不大,但慢慢逛也可以花上半天唷。
舊城裡的房子已經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處處都是Art Nouveau風格的建築物,相當的吸引我。
下面是都是舊城區的建築
19世紀末歐洲開始吹Art Nouveau風格,並於20世紀初達到高峰,
而里加大部分的Art Nouveau建築也是在這時期建造的。
我也是來到這後才開始了解Art Nouveau,主要有:漂浮線條(少有直角線)、大自然元素(花草樹等)。
後來想起來在巴黎、巴塞隆納、維也納(該風格開始的地方)都看過。
傍晚我和另一個沙發客Edgars見面,他是里加的大學生,人超級好,帶我逛。 之後大家一起去著名的bar
"藥房PHARMACY"吃點東西。這裡以前真的是藥房唷,現在是時髦的聚會場所。
某個類似我們博二特區的bar
蛋糕建築: 途中經過看到這個是史達林時期的建築,現在是拉托維亞科學院,一度是世界上最高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之一。
這又不得不提起這次旅行學到很多,三小國前後被俄羅斯共產黨以及德國納粹莫名奇妙佔領,前後就五十一年了,一堆人沒原因的被送去西伯利亞。
愛沙尼亞甚至一度失去其三分之一的國民。 留下這建築,有歷史的意義,但是對里加人又有點刺眼吧
帥氣的衛兵
可愛造型的裝飾
里加的地標之一,一隻驢,一隻狗,一隻貓和一隻公雞的雕塑,雖然狗看起來更像一隻豬給。
靈感來自格林兄弟的童話故事,這藝術品是1990年不來梅的禮物,是不來梅市政廳的一個完全複製品。
進去舊城前會看到的紀念自由的雕像
CAT HOUSE: 有名的屋頂有貓的建築,1909年建造,有部分art nouveau元素,至於貓的由來有幾個版本) 。
一個版本的傳說是,蓋這房的富人和商人公會鬧翻了,為了報復救將憤怒的貓放置在塔樓屋頂上,尾巴轉向公會(街對面) 。
The house of blackheads: 原來的建築興建於14世紀早期,屬於黑頭兄弟會。
這座建築在1941年6月28日遭到德國飛機轟炸,成為廢墟,其殘餘部分於1948年被蘇聯政府拆除。目前的建築重建於1995年到1999年。(wiki)
和其他歐洲不太不一樣的教堂
逛累了,停留在一個公園休息,卻找到我在里加最喜歡的地方,這裡好美,而且幾乎沒有人,非常濃厚的秋天氣息。
把鏡頭伸伸超長拍到這張,我好喜歡,卻也突顯一個人旅行的寂寞。
這是可以付錢遊運河Riga Canal的唷,古船造型好美
運河邊造型奇特的小屋,是有目的,但我忘了,對不起。
又是一座見證愛情的橋
”開放式民俗博物館” LATVIAN OPEN-AIR ETHNOGRAPHIC MUSEUM
一開始不知道怎麼去,幸好公車司機伯伯非常好,到站時示意我。裡面展示了許多早期的建築,而且門票竟然才4歐(2010/10)。
裏頭超大的,可以規劃一整天在這唷,但我囫圇吞棗,因為天暗了(怕死怕鬼怕黑) ,所以就匆匆出來。
這裡是歐洲最大的開方式博物館之一,超過1000座房舍建築。這裡很值得來,可以看到早期的拉國生活,以及建築。
這個博物館在戰爭之前開始收集展覽,因此其許多展覽物品都處於非常好的狀態。
拉脫維亞四個省 - Kurzeme,Vidzeme,Zemgale和Latgale的118座歷史建築在這展出。
17世紀到到20世紀30年代。
房子有的是商店,然後有穿傳統服裝的人在裡面,但是他們一發現我沒有要買她們的手工製品就變臉了,這點還真的很國際化。
這裡有個超大的森林,還看到野鹿從我面前奔馳過,害我自己為是哈利波特(哈利波特的護法是隻鹿來著…)
開方博物館交通: 公車No. 1, 821,826, 19還有 28
站名"Open-Air Museum" "Brīvdabas muzejs" 或tram No.6,最後一站下車。
---------------------------------------------------------------------------------------------分隔線
2. 愛沙尼亞
短暫里加行後,向沙發客告別,搭上客運到塔林找我朋友Liis。 隔天她爸爸開車帶我逛,我看到了傳說中的”波羅的海” ,可惜天氣不佳看不遠。
白天我一個人在舊城區裡亂逛。與里加一樣,塔林同樣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我認為在塔林又更像回到中古世紀,這並不是因為她們有模仿中古世紀食物的餐廳,而是古城區保留的更加完整。
塔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紀,由騎士團的十字軍建了一座城堡。
塔林的富有主要表現在公共建築(教堂特)和商人的房子。雖然經歷過火災和戰爭,但保存仍良好。
Olde Hansa中古世紀餐廳:我沒進去,但是波蘭的克拉科夫有去,都差不多囉,有木製的馬桶
同樣受到俄羅斯影響,因此有這種超酷的教堂Aleksandr Nevsky Cathedral,但是裡面不能拍照。
白色尖尖建築是教堂St. Olaf’s Church/ 遠眺舊城區
舊城區的各式門,真的每間的門都不同。
好有心思的擋車石唷,是隻鴿子來著,不難達成卻看出有用心。
老湯瑪斯(Vana Toomas): 來塔林一定要認識老湯瑪斯,他是傳說中塔林的守護者,市政廳屋頂上的老湯瑪斯在1530年就有了唷。
Tallinn City Museum( Linna Muuseum)有他的第二版本。
u 費用:免費
u 地址: Vene 17
手工娃娃店:舊城區亂逛發現的,非常非常精美,逼真到我都有點害怕了。
現代藝術博物館Kumu
喜歡美術的人不可錯過,三小國的藝術家風格很有趣,這裡也是三國中最大的唷
u 門票:5歐
u 交通: 從市區步行要2.8 km。公車No. 67 、68、No. 31、No. 1a, 8, 19, 29, 34a, 35, 38, 44, 51 超多但要看你從哪裡上車。
博物館建築物本身也很有看頭。
一些有趣的作品
愛沙尼亞歷史博物館Estonian History Museum (Eesti Ajaloomuuseum):
我很推薦這裡,可以學到很多唷,裡面有些適合孩子的互動遊戲。
u 開放時間: Daily 10-18 (1 May-30 Sep) ,Thu-Tue 10-18 (1 Oct-30 Apr)
u 票價: 5歐
15世紀修道院The Ruins of Pirita Monastery
這裡是塔林觀光局推薦的景點之一,佔地不大,但在這裡你會覺得回到15世紀,很神奇的感覺。修道院15世紀初建造,如今只剩牆面以及旁邊的墓地。
u 票價:我又忘了!不超過5歐(記性這麼不好也敢寫網誌?)
u 交通:公車1A, 8, 34A or 38 from Viru Centre to the “Pirita”站下車。
來到塔林也要上夜店唷,但是波羅的海風格的音樂我真的嗨不起來耶。
歌聲革命
u 歷史:愛沙尼亞人最愛的唱歌與跳舞,但在蘇聯統治下,他們其實是不能唱自己的歌。1988年六月,在一次演唱會裡,一萬五千人唱完蘇聯的「樣板歌」後,竟繼續唱出自己的民族歌曲,甚至拿出早已被禁止的「國旗」,一個禮拜內,唱歌的人數增到十萬人,這樣愛國的熱烈情緒,連蘇聯政府都無法阻止。1989年的Song Festival,蘇聯當局竟因此開坦克車進城想阻止;但是愛沙尼亞人,聯合鄰國也是被蘇聯統治的立陶宛(Lithuania)、拉托維亞(Latvia),用兩百萬人的「人鍊」(Human Chain),連結成Baltic Way抗爭蘇聯,也爭取獨立,終於在1991年獨立,數十萬人的歌聲、百萬人的人鍊,成就了有名的波羅地海三國的獨立故事。
u 資料來源: http://www.taiwantribune.com
u 延伸: 紀錄片電影The Singing Revolution,朋友撥給我看,然後我哭了…
五、購物
1 .皮草類的製品: 因為天冷,這裡的皮草超多,我還看到非常可愛的飛行員式的毛帽,但是沒有買,因為不實用。
2. 3C相關產品: 你們一定覺得很怪,身為3C大國的台灣為什麼要去那買3C產品,
其實是因為我忘了帶網路線去法國,法國又超貴,我在里加只花法國半價就買到了!
六、其他
1. 貨幣: 愛沙尼亞現在是歐元區成員,當時我去的時候還沒加入,因此我有收集到舊幣唷! 拉托維亞仍使用lats,與歐元匯率比是1 EUR = 0.7LVL。
2. 天氣: 如果不是在夏天前往,那裡真的很冷耶,而且我還遇到好幾天雨天,記得帶毛帽之類的東西,我當時頭好痛唷。
3. 治安: 在這兩國遊玩時,我不覺得有夜間的巴黎恐怖,而愛沙尼亞某總程度發展得比拉托維亞好,因此路人看到我也都見怪不怪,但是拉托維亞看到我一個亞洲臉孔(我只看到德國團遊客),都一直盯著我看,好像早期的台灣。路人都很友善,但是官僚心態好像停留在前蘇聯時期,如機場事件(請看交通部分) ,我還在里加路上被要求看護照,幸好沙發客和我在一起,化解語言不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