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有很多免費藝術資源使用。尤其在巴黎,隨處一個轉角就是個藝廊、博物館。
巴黎除了全世界著名的羅浮宮,其實有其他有趣以及獨特的博物館值得參觀。
以下推薦7個小而美的美術館,希望大家可以看到觀光客菜市場-羅浮宮以外的好景點。
慢慢提升生活美學,也讓你的生活產生更多的美好。
一、『德拉克洛瓦博物館』Musée Delacroix
二、『梅洛博物館』Musée Maillol
三、『布德爾博物館』Musée Bourdelle
四、『摩洛美術館』Musée Gustave Moreau
五、『凱布朗利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六、『藝術工藝博物館』Musée des arts et métiers
七、『巴黎格雷萬蠟像館』Musée Grévin
=================
一、『德拉克洛瓦博物館』
德拉克洛瓦博物館位於巴黎第六區聖日耳曼德佩的中心。
德拉克洛瓦博物館(Musée Delacroix)擁有獨特而引人注目的收藏品,以向畫家及其作品致敬。
下圖就是Delacroix(圖片來源為網路)
此博物館為紀念德拉克洛瓦而設立,在1930年代初將藝術家的最後的工作室改製成博物館。
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人是畫家、雕塑家、製圖員和作家,通過他的作品探索了廣泛的主題。
他以對文學的熱情來詮釋莎士比亞,歌德和拜倫等大師。
從1825年5月至8月,德拉克洛瓦(Delacroix)在英國一次旅行,在旅途中,他用繪圖和手寫筆記裝滿了幾個筆記本。
英國是浪漫主義畫家的重要目的地,對德拉克洛瓦來說,是永恆的靈感之源。
現在德拉克洛瓦的大部分作品都保存在羅浮宮,裡頭有保存他作品好幾間展室廳。
下圖就是超有名的法國大革命。
(圖片為網路資源)
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 in the Desert
這是一幅獨特而與眾不同的作品 自從這幅畫在1845年的沙龍首次展出以來,就產生了驚人的影響。
這幅不尋常的藝術品實際上在德拉克洛瓦(Delacroix)的宗教作品中是獨一無二的,情感強度是通過神秘的眼睛和微笑從人物身上散發出來。 他非常重視這幅畫作,因為他將作品納入1855年世界博覽會上展出。
照片出自http://www.musee-delacroix.fr/
德拉克洛瓦博物館其實很小,因此德拉克洛瓦博物館非常適合入門又不想太累的人。
而且還有可愛的小花園,春天應該會很美
開放時間:
博物館的開放時間為周三至週一,上午9:30至下午5:30。
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四晚上開放至晚上9點 1月1日,5月1日和12月25日關閉
地址:
6 Rue de Fürstenberg, 75006
導覽時間:
每天下午三點有免費導覽,無需預訂 (僅有法語)
=================
二、『梅洛博物館』Musée Maillol
博物館本身為歷史古蹟,建於1739年至1745年之間。整個噴泉於1862年被列為歷史古蹟。
經過15年的翻修工作,博物館終於在1995年1月20日開幕,由法國前總統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的主持, 在1995年至2015年之間,舉辦了許多重量級藝術家的展覽:里維拉(Diego Rivera)、迪亞哥·里維拉(Frida Kahlo)、莫蘭迪(Morandi)、培根(Bacon)、基思·哈林(Keith Haring)、波利阿科夫(Poliakoff)。
尚·梅洛(Jean Maillol)於1861年12月8日出生於濱海比努爾斯(東比利牛斯地區)。
從他的童年時代就可以看出他對藝術的愛好。14歲那年,他完成了第一幅畫《海景》。
(圖片為網路資源)
梅洛於1910年在秋季沙龍展出了一個名為Pomone的石膏雕像,在國際藝術出版社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俄羅斯收藏家莫羅佐夫(Morozov)買下了作品,並委託了另外三個雕塑。
著名畫家塞尚還曾委託梅洛為艾克斯製作紀念碑,隨後1929年移至巴黎的杜樂麗花園。
(圖片為網路資源)
這次是專程來看「質樸藝術」共同展,有許多法國畫家,以前從來沒有聽過,因此這是非常有趣的展覽,我很推薦。
所謂「質樸藝術」指未經過正式訓練,通常是自學的,非專業藝術家或藝師所創作的藝術,因此又稱素人藝術。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亨利‧盧梭(Henri Rousseau),法國卓有成就的畫家,他的創作總是充滿許多幻想式的情境,用色很豐富。
為何說盧梭是素人呢 ? 其實他的正職是海關人員,因此早期的場景也都跟他的工作場合有關。
另一位有名的質樸藝術畫家就是薩賀芬(Seraphine Louis)。她平日在人家當女傭,閒暇時陷溺在繪畫世界。她從自然和生活取材,自學成才,隨後發展出獨特的風格,她筆下的花草顏色驚人,當然許多總類是她自己想像出來的。
她後期偏愛大幅的畫作。在展場中看的時候挺震撼,我想這也是為何展放到了最後的主題。
資料參考https://twnelclub.ning.com/
台灣少提到的「質樸藝術」派畫家卡米爾·邦博(Camille Bombois)是船夫的兒子,因此在法國中部的運河旁度過了他的童年。
由於他有驚人的體力,曾以各種體力勞動工作為生,曾當農場工人、 馬戲團摔跤手、甚至地鐵工人。
同時,他從18991開始練習繪畫,因此他的作品常見馬戲團場景或其他誇大的靜物,如下圖的龍蝦。
這個展覽的展場動線與空間配置都很有水準,雖然參觀的人很多,但你還是可以盡情的享受畫作。展覽主題分明,可以循序漸進的參觀。
最後加分的地方是,你可上樓看尚·梅洛的少數的作品常態展。
部分資料參考http://aat.teldap.tw/AATFullDisplay
地址:59-61 Rue de Grenelle, 75007 Paris
開放時間:可能會異動建議直接上官網 http://www.museemaillol.com/
=================
三、『布德爾博物館』
是著名雕刻家 安東尼·布德爾(Antoine Bourdelle,1861-1929)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該博物館也收藏了羅丹﹑Giacometti等大師的作品。
一開始我真的無意圖來布德爾博物館,其實是衝著【巴黎世家】Balenciaga展來的。
很快的介紹一下【巴黎世家】: 創始人Cristóbal Balenciaga是西班牙人,
但是來到巴黎發展後才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時尚設計師之一。
紀梵希等同時代大師也相當尊敬他以出眾的工藝。
現在的【巴黎世家】仍以創新的布料以及大膽前沿的剪裁為名。他前創意總監就是許多人都認識的台裔美籍Alexander Wang。
【巴黎世家】這個展場選得好,以雕刻巧妙了呼應該品牌的立體剪裁,猶如雕刻。
【巴黎世家】臨時展呈現各種不同的 「黑」經典衣。
黑色的成衣配以博物館的白色雕塑背景,呈現一種別致的風情。
當然近看才能發現布料,可是光看剪裁與細節就不難看出當時的Cristóbal Balenciaga
如何驚艷高級訂製服圈。
回到博物館話題。
這個博物館很適合春天來,因為有一個小小的花園,坐在長椅上也能欣賞雕刻,而且進來這花園曬曬太陽是不用錢的。
這裡的雕刻作品主要由青銅器和大理石製成。
守護博物館大巨人。
布德爾恩生平
1909年,Bourdelle開始在大學法學院(Académiede la Grande Chaumière)教學。
1919 - 1929年的十年是布德爾偉輝煌時期。這期間除了接受法國政府的訂單阿爾薩斯(大皇宮前的裝飾藝術展覽),更遠至阿根廷首都 (阿爾瓦爾將軍紀念碑)最後他在1929去世。
戶外區應該是我最愛的地方,雖不大,展品都相當有趣。
梅杜莎。
這天的光線超好,照片拍起來很優質。
大小呈現兩極以馬為主題的作品,第一座太大相機拍不全,第二座其實小小的。
很難相信在人多吵雜的車站旁也有這樣的小天地。
一定也要爬上二樓才能拍到這樣的景致。
可以看到他的起居與工作的地方,沒有解說有點可惜。
博物館雖小,展出的作品完全不含糊,從驚人巨型作品到細緻嬌小都有。
我超喜歡這種壯觀的大型雕刻,看到一旁的法國人,就可想像作品的實際大小。
總結,這是會想要回來的博物館,戶外空間特別,誠心建議春天來,享受戶外的部分。
地址:
18 Rue Antoine Bourdelle, 75015
到達方式:
Montparnasse - Bienvenüe 地鐵站
開放時間:
建議出發前上網看,法國開放時間常常改
門票:
全票8歐。
26歲以下人6歐/人。
18歲以下免費。
======
四、『摩洛美術館』
『摩洛美術館』(Musée Gustave-Moreau)是古斯塔夫·摩洛(Gustave Moreau),法國象徵主義畫家的美術館。
摩洛美術館受到日本人喜愛,館內有販售日文畫冊,無中文。
一進來有這個"自助"置物櫃,很有古董感覺但工作人員讓大家自助這點有些傻眼,
東西自己放,鑰匙拿走就好。
他的作品主要以神話與聖經故事為題材,但是我對聖經無研究,所以很多主題都看不懂。
私心覺得單純以風格來說,這類作品有都稍嫌黯淡一些。既然無法欣賞畫作,那就看房子囉。
美術館是他多年的住家兼畫室,因此可窺看他當時的生活。
重點是這房超級大!摩洛1898年過世捐出這棟房及所有畫作,條件是裡頭的裝潢成設都要原封不動。
參考: 非池中藝術網 artemperor.tw/knowledge/5
一二層較低矮,光線暗,布局局促(東西太多了)。
登上三層,整個空間豁然開朗。
整個參訪的重點出現, 超級厲害的階梯,上去之後有另外一廳,然後就結束了。
階梯往下看的景觀。
題外話,大家參觀的時候還是要小心,不要學我用手遠遠的指著家具,以防被管理人員斥責。
話說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周日要工作,這裡的工作人員態度都不怎好。
照片中櫃子其實可以拉開觀賞無法光照的脆弱作品。
『摩洛美術館』非常適合沒有什麼時間,又不是特別博物館美術館狂熱份子,這裡相當好參觀。
有重點,而且距離紅磨坊不遠,不妨把這兩個行程排在一起。
如果各位不是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日來,而需要買門票,建議先去奧賽美術館,
購買的票8天內可到這些地方,入場有折扣:『摩洛美術館』與『巴黎國家歌劇院』。
地址:
14 rue de la Rochefoucauld 75009 Paris
到達方式:
Montmartre - La Chapelle
Trinité - d'Estienne d'Orves地鐵站
開放時間:
建議出發前上網看,法國開放時間常常改
門票:
6歐/人
每月的第一個周日免費。
歐盟國26歲以下人士免費。
18歲以下免費。
網址:
http://www.musee-moreau.fr
======
五、『凱布朗利博物館』
若各位膩了埃菲爾鐵塔人多人雜的氛圍,鐵塔旁有一個超好去處:「凱布朗利博物館」。
在前總統席哈克的推動下,2006年『凱布朗利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對外打開了大門。
『凱布朗利博物館』前身是兩個不同的博物館。
博物館的現代建築也相當有看頭,是建築界的鬼才讓·努維爾(Jean Nouvel)另一個大膽的創作。
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圍繞收藏而建的博物館」,完全將重點放置在收藏品而非企圖以建築譁眾取寵。
小註解: 讓·努維爾法國當代建築界的指標性人物,獲頒2008年建築界的最高榮譽:普利茲克建築獎。
建築都這樣厲害了,就更加期待裏頭的收藏,趕快進去吧。
又是趁著每月的第一個周日免費進來。
在秘密通道所拍的。
博物館收藏的主要分成非洲、美洲、大洋洲和亞洲等四大區,展現原始藝術風格的藝術品。
我自己偏愛非洲、美洲區,亞洲區,但是遠東(伊朗等)也歸類在亞洲區,各區都有特色。
-非洲區
面具﹑面具﹑面具。因為真的很多,所以說了三次。
Cohoba儀式催吐用具
故名思意,用尖長的物體深入口腔,刺激咽喉部位,從而達到催吐效果,然而這樣的用具是祭司和政要的宗教儀式。
使用Cohoba前的第一步是研磨含有種子的草藥,隨後禁食幾天。
握柄刻有神代表示與神接近,該用具非常接近亞馬遜,巴西或委內瑞拉印第安人所使用的吸入器。
-美洲區
看到這種華麗多色的服裝,大家就知道我們來到美洲了。
「惡魔之舞」
(Diablada dance),早在西班牙殖民時期就有的宗教和戲劇表演形式傳統舞蹈,由玻利維亞西部奧魯羅(Oruro)採礦小鎮鎮民開始。
舞者穿戴面具及魔鬼服裝,有各種意涵。
多數時候也都將西班牙的「白人」妖魔化,但也有其他正向意涵如保護礦山、湖泊和河流的神靈等。
若忽略簡介,乍看下真的會以為是啥華麗的演唱會服飾。中南美洲的人果然都很誇裝(完全非負面的說法),我一直想起我智利與墨西哥朋友各個的感情外放充沛。
以下是某「惡魔之舞」的頭飾,很滑稽的類似龍的生物。
現代藝術結合巫毒的作品,嬰兒是否有些嚇人。
-大洋洲區
大致上有 斐濟、 紐西蘭、 巴布亞紐幾內亞、 所羅門群島、大溪地等地的作品。私心覺得這是最無聊的一區,個人意見,單看你的喜好。
-亞洲區
該區也有大家略熟的東南亞服飾,當然還有中國苗族,有看頭還是中東系列的展品。
以下是來自突尼西亞的女性傳統服裝。上頭若有珠寶基本都是由銀子或金子打造的而分類。
這個看似很可愛的娃娃其實是個用來報復用的巫毒娃娃。巫毒起源於非洲南部,多數由獸骨或是稻草編制而成。
話說巫毒術其實也有守護、治療、戀愛等正面的法術唷。
資料參考: 國際線上big5.cri.cn
總結,出發前可以先做點功課完,因為「凱布朗利博物館」作品一口氣是看不完的,建議挑好區域主題進攻。
地址:
222 rue de l'Université, 75007 Pari
到達方式:
Pont de l'Alma地鐵站
門票:
每月的第一個周日免費。
網址:
http://www.quaibranly.fr
======
六、『藝術工藝博物館』
有人聽到工藝博物館(Musée des Arts et Métiers)可能會覺得很無聊,
不過法國人實在是太厲害了,真的很會搞博物館,因此這應該是我覺得最讓我超乎想像的博物館。
插個話: 法國郵局、 鐵路 、 政府等極度無效率且不可靠,規劃博物館(美術館)卻真的很強呢。
入口處有自由女神像。
工藝博物館主題分區,從最小的零件配件到古董車,有一種越來越精采,至於為什麼最近精采的在後面,就繼續往下看照片吧。
舊電話,這裡向遊人展示一個發明創造者的世界。
月球車?
各式古老的時鐘。
1897年,法國的阿代爾( Clément Agnès Ader )運用仿生學原理,你猜到是哪個動物給了他靈感?
據說這可是第一架真正飛起來的飛機。
註解: 法國人認為世界最早的飛機是由法國人克雷芒·阿代爾發明,於 1890 年 10 月 9 日在法國試飛成功,部分人認為他發明了歷史上第一架飛機。 資料出處: 飛機失事的未解之謎
精彩出現了,中世紀的修道院。
是的,現代與古代的結合,我最愛這種建築了。
說法國人厲害是因為,展覽利用禮拜堂高聳的環境,把古董飛機、汽車等,全部掛在天花板或鐵架樓板上。呈現一種視覺震撼感!
體外話,這個地方非常適合帶小朋友來,是一個將展覽、教學、科研三者融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機構。
我還有體驗工坊,可以免費參加。就算不會講法文,只有透過肢體以及實際演練也可以讓小朋友學到東西。
傅科擺(Foucault pendulum)
19 世紀才法國物理學家傅科(Jean Bernard Léon Foucault)設計的傅科擺成功的證實地球的自轉。
資料出處: 網路資源
地址:
60 Rue Réaumur, 75003
到達方式:
art et metier 地鐵站
網址:
http://www.arts-et-metiers.net/
結論
就算沒有碰上每月的第一個周日免費,付門票進來不貴,而且這附近有超多好吃的亞洲料理唷。
======
七、『巴黎格雷萬蠟像館』
『巴黎格雷萬蠟像館』(Musée Grévin à Paris)
格雷萬蠟像館以劇場的形式來介紹昔日與現代名人的生活。
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每一區的主題鮮明,背景裝飾用心。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排隊入場的人非常的多,建議挑選冷門時段避開人潮,我相當幸運去的時候沒有什麼人。
雖然這不是一般的美術館,但實在是太有名了,所以列進我巴黎推薦的7大博物館之一。
可看的東西不少,基本上慢慢地看也可以兩三個小時,
不過我只挑有興趣的馬上拍照,用很慢的速度走,還是一個小時半就結束了。
開始參觀前有燈光秀,還算有趣,但也不至於令人驚艷,這裡不透漏太多。
-歷史區
畢竟是在法國,所以需要對法國的歷史與當代文化稍有了解才能認識這些人物。
大部分的解說牌都沒有英文標示,所以如果不認識這些典故的話,可能會想說到底是?
法國歷史上重要歷史的重現:
聖巴托羅繆大屠殺(Massacre de la Saint-Barthélemy)
法國宗教戰爭中天主教勢力對新教胡格諾派的大屠殺暴行。
瑪麗安娜(Marianne)
是虛擬人物。瑪麗安娜源自18世紀末廣為流行的女名瑪麗和安娜,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象征。
鐘樓怪人
維克多·雨果的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
-法國名人區
有主題展廳,比如美食廳可以看到法國的三星米其林廚師們以及馬卡龍大師皮埃爾•艾爾梅Pierre Hermé。
The Voice新的好聲音廳還可以上臺拿麥過把癮,轉動評審轉的椅,在這裡停留超久的。
一旁還有練唱室,真的有人在裏頭唱歌,只是可能都是法文歌唷。
這是法國非常有名的游泳金牌選手Camille Lacourt,各位可以看到他本人真的超級高,這張照片的點當然是法國帥哥。
演員: 尚雷諾(Jean Reno)
尚雷諾靠著1989年的《碧海藍天》橫掃全球藝術電影市場,現在有點淡出了。
羅丹(François-Auguste-René Rodin)
法國二十世紀最著名的雕塑家。
司徒邁(Stromae)
自比利時的電音歌手和創作人,Stromae藝名取的很奇,其實是maestro反過來念,意思為大師。
忽然來個美國女歌手凱蒂·佩芮Katy Perry,有點不懂?
-時尚區
有一些很莫名其妙的蠟像,比方說Paco Rabanne香水廣告,
雖然說我很喜歡這個模特兒,但是我不懂他被收入蠟像館的原因,哈。
卡拉迪樂芬妮(Cara Delevingne)
英國超女模,演出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
-國際影星區
大家平常所認識的好萊塢明星是放在最後一個廳,也就是離開之前,有一些驚喜,我就不告訴各位了。
雷恩·葛斯林Ryan Gosling
因為很多很不像就拍少少的。
最後心得
因為門票不便宜,所以可能會期待比較高。
如果你跟我一樣都是第一次參觀蠟像館,你可能會覺得相當的新奇有趣。
可是如果你已經在其他的地方去過了,那你就知道蠟像館其實都大同小異。
地址:
10 Boulevard Montmartre, 75009 Paris, France
到達方式:
地鐵Grands Boulevards站
開放時間:
建議上網看
門票:
24.5歐元
網址:
http://www.grevin.com/
======
以上就是我所推薦的7個博物館,你最想去哪一個呢?